服務熱線:18637200951 (微信)
棗樹是原產(chǎn)于我國古老的果樹品種之一,屬于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生長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區(qū)、丘陵或平原,在我國各地廣為栽培,種植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98%。
棗核是棗的果核,英文名稱為Seed of Common Jujube或Seed of Chinese Date。棗核是一味中藥,《綱目》中記載說“燔之,苦,平,無毒”,一般作為藥方中的一味藥,也可以加工成為含有棗核的中成藥。
隨著現(xiàn)代植物提取和食品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,很多原料步入全開發(fā)利用階段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棗核中含有可溶性糖、蛋白質、粗脂肪、黃酮、多酚、粗纖維及礦物質等。
棗核占棗的重量為8%~10%,棗核中含油量為14.75%。棗核油具有清香氣味,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健康食品。經(jīng)檢測,棗核油的折光率為1.4776,比重為0.9419,碘值為159.32,皂化值為201.77。
棗核中含有黃酮類物質,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娜等人的研究表明,通過60%的乙醇對粉碎的棗核在80℃條件下回流萃取6~8h,經(jīng)濃縮得到棗核黃酮類提取物。
棗核中還含有多酚類物質,陜西理工學院化學與環(huán)境科學學院的朱沛沛等人用60%的乙醇,料液比1:20g / m L,經(jīng)過4\min、功率為400W微波輔助萃取,多酚的提取率達到9.19%。
河南亞臨界公司的科研人員針對棗核進行了系統(tǒng)研究,通過對原產(chǎn)地為西北地區(qū)的600kg的棗核的提取,得出以下棗核加工全利用方案,具體工藝過程如下:
(1)預處理 由于棗核非常堅硬,我們采用電機功率在30kW的錘片式粉碎機進行粉碎,篩板孔徑為3mm,粉碎后粒徑為20~40目。
(2)萃取 采用亞臨界丁烷低溫萃取工藝,以確保萃取物和萃取物的活性成分不破壞,為萃取物進一步加工打好基礎。
萃取用溶劑為99.9%純度正丁烷,萃取時間為35min,萃取次數(shù)為3次,萃取溫度為40℃。
(3)脫脂后萃余物黃酮的提取 通過60%的乙醇對粉碎的棗核在80℃條件下回流萃取6~8h,經(jīng)濃縮得到棗核黃酮類提取物。
通過上述亞臨界萃取工藝過程,我們可以將棗核中的油脂、黃酮分別提取出來,并將殘渣作為反芻動物的飼料源,形成了對棗核的全開發(fā)利用工藝流程。